盘点2021丨文化中心、期刊中心年度好书
⭐
设个星标吧朋友们
我们之间,就差一个置顶星标
# 编者按 #
2021依旧是充满变化的一年,或许阅读能帮助我们留住一些不变的东西。希望文化读物编辑中心和期刊与文创开发中心带来的年度盘点,能让你对周遭的环境有更深入的思考,与书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对话。
文化中心
《学术中的中国(1921—2021)》
叶祝弟 主编
本书以历史为经,以学术为纬,分觉醒年代、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和新时代等五个阶段,撷取关键时刻、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力图勾勒出一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图谱。在吉光片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百年中国学术史,既烙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生动而深刻的历史印痕,又彰显了中国学人的独特个性、深厚学养和生命律动,构成了“学术中的中国”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巾帼传奇(1921—1949)》
上海市妇女干部学校 编著
本书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下属单位上海市妇女干部学校编著,主要讲述了37位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艰苦卓绝贡献的女性共产党人的故事,包含各个领域,如军事将领郭俊卿、张琴秋、胡筠;从事地下情报或敌特任务的张露萍、夏之栩、王一知;其他科教文卫领域的杰出贡献者韩幽桐、章蕴、钱瑛等,以女性革命党人为书写对象,展现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革命的风起云涌,展现了女性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贡献。
《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行动》
杨越 陈玲 薛澜 著
本书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完整的碳中和、碳达峰知识图谱,为政府部门的科学谋划,经济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了系统的逻辑框架,是一本极具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案头读物。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从目标、路径与行动三个方面,为读者构建了一幅科学、清晰、易读的碳中和知识地图。书中采用的专栏设置与手绘插图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音乐小组”与左翼音乐运动》
陈彩琴 著
本书通过左翼音乐的兴起、左翼音乐组织团体、左翼音乐家、左翼音乐理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左翼音乐家在担当时代救亡重任、唤起民族自觉、实现社会价值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货币:健全与非健全》
[美]约瑟夫·萨勒诺 著
安佳 张涵 译
本书是一部分析透彻、精辟、极具启发性的著作。萨勒诺的思考让人大开眼界,他揭穿了大众媒体和各路专家散布的种种谬论,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思考方法。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读书,也是每位想确保个人财富安全的投资者的必备书。
《哲学和哲学史散论》
[德]阿图尔·叔本华 著
韦启昌 译
本书包括五篇论文,即哲学史散论、观念论和实在论简史、论大学的哲学论、论哲学及其方法、论哲学和自然科学,选自《附录和补遗》,基本涵盖了叔本华关于哲学和哲学史的论述。
文化历史
《2021罗怀臻新剧作》
罗怀臻 著
本书收录了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的新剧作10部。包括昆剧《国风》《汉宫秋》,京剧《换人间》,淮剧《寒梅》,扬剧《阿莲渡江》,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大河之源》《AI妈妈》,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杜丽娘》等,比较生动地体现出作者在戏曲创作方面的成就,富有特色。
《外国经典影视短剧鉴赏》
张晓欧 著
本书共收入20世纪90年代到2011年间35部影视作品,体现了这段时间的世界影视短片艺术的发展。作者以专业的眼光,生动的语言对这35部短片进行了深入剖析,文字通俗易懂。此书既可作为普通大众了解和鉴赏影视艺术的教材,也可作为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影视鉴赏的参考书籍。
《出埃及:我的回忆》
[美]安德烈·艾席蒙 著
徐芳园 译
这本色彩斑斓的回忆录生动地记录了一个绚丽的犹太家族的故事,从他们的祖先大胆地抵达阿拉伯世界的国际大都市亚历山大港,一直到到三代人之后被迫离开埃及。《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作者安德烈·艾席蒙用优雅、诙谐、美妙的散文,向我们介绍了塑造他生命的那些奇妙的怪人:身兼士兵、推销员和间谍多重身份的叔叔,用六种语言聊家长里短的两位祖母,以及警告犹太人“一生中至少经历两次一无所有”的德国难民姨妈……在这本书里,我们认识了一个男孩,即使他渴望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却始终不想被永远带出埃及。
《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
1100—1700年》
[美]戴思哲 著
向静 译
本书是首部跨学科研究方志的著作,也是英语世界中有关中国方志的最早专著。作者考察了方志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
《东南亚史:危险而关键的十字路口》
[澳]安东尼·瑞德 著
宋婉贞 张振江 译
这是一部全面的、单卷本的东南亚通史:从它与农业、冶金和宗教的接触,到今天构成这一地区的十个现代国家的出现。当今东南亚史研究第一人、历史学家安东尼·瑞德打破传统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叙事,强调东南亚人民对国家地位的追求是其决定性特征。他将主要焦点转移到与当地居民更相关的因素上,如环境、宗教、社会、文化、人口、健康和思想变化,全面又丰富地描述了该地区复杂而微妙的历史。
思想剧场系列
《承认:一部欧洲观念史》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著
刘心舟 译
在这本新著中,霍耐特进一步追踪了“承认”的观念及其自欧洲现代化以来意义的多样性。他在书中引用了三个重要的思想流派——法国的、英国的和德国的,并追踪每种情况下各自由于不同的社会政治挑战而经历的完全不同的哲学解释和社会政治表现。在法国,“承认”的概念与个人丧失自我的危机相关;在英国,“承认”的过程被认为是规范自我控制的条件;在德国,“承认”则意指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令人惊讶的是,这三种意义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追溯到17世纪,并且它们在当代已经失去了任何影响。霍耐特在书中着重探讨了这三者目前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妨碍的,同时也有助于澄清我们目前政治和文化上的自我认识。
《为承认而斗争:论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著
胡继华 译 曹卫东 校
霍耐特从黑格尔开始,从“为承认而斗争”的角度重新诠释了人类的冲突:他强调了任何对抗中所固有的道德维度,并在真实的或象征性的斗争基础上重构了社会进化,在这种斗争中,个人寻求的与其说是压制对手,不如说是让对手承认他的个性(爱、法律、团结即三种形式的承认)。在这部作品中,对应于三种形式的承认,霍耐特区分了三种形式的蔑视:身体侵害、法律侵害和个人尊严的侵害,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批判工具。霍耐特的承认学说对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我,里维耶:19世纪的一桩弑亲案》
[法]米歇尔·福柯 编著
王辉 译
1835年,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村庄里,一位20岁的青年皮埃尔·里维耶冷酷地杀害了他的母亲、18岁的妹妹和7岁的弟弟。然后,在狱中,他写了一本回忆录,为整个可怕的故事辩护。米歇尔·福柯在研究19世纪精神病学与刑事司法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了这个案件。他收集案件的相关文件,包括医学和法律证词、警方记录和里维耶的回忆录,编辑出版并在书中做了精彩点评。他指出,法学和精神病学话语都试图将里维耶自己对其行为的描述笼罩在各种权力关系中,将他的声音边缘化为弒亲者或疯子的声音。福柯对该案的重构,是一次对疯狂、正义和犯罪观点来源的精彩探索。
《性经验史(第四卷):肉欲的忏悔》
[法]米歇尔·福柯 著
佘碧平 译
本书是20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性经验史》的第四卷,也是最后一卷。本书基于对欧洲古代基督教的思想家、哲学家(查士丁、奥古斯丁等)的相关文本研究和解读,阐述了中世纪性概念的形成,以及性关系、婚姻的制度规范、伦理,等等。在哲学上看,本书是福柯的欲望主体解释学的“一个章节”。从历史上看,本书侧重于讲解早期基督教教父对主体性的重塑,福柯认为,这些教父们着手将真实的人类话语的经典逻各斯转变为神学的。这些规则和学说的本质是对西方古典时期和古代晚期希腊和拉丁哲学家所阐述的自律性的重新加工的遗产。本书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是一位哲学大师的力作。
《知识意志讲稿》
[法]米歇尔·福柯 著
张亘 译
本书是米歇尔·福柯在法兰西学院课程系列第一年的文字稿。文字稿的出版在福柯的“接受”史上标志着一个里程碑,对于福柯的阅读从此进入新的格局。《知识意志》的课程告诉我们,福柯的研究从来只有一个目标:真相。这门课程的源头来自尼采的谱系学和权力意志,正是尼采提出了“谁在说话?谁有权利说话?根据何种仪式说话?”的问题,使福柯的研究方法跳出了形而上的阴影。知识意志不是世界的原动力,它贯穿于历史进程里的一个个事件。将近半个年度的讲座或是授课旨在解释何为福柯眼中的知识意志,旨在重现知识意志的发展史,从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福柯考察古希腊的哲学话语、政治经济制度与司法实践的变迁,回望希腊文明的光芒。
《治理自我与治理他者》
[法]米歇尔·福柯 著
于奇智 译
什么是现代哲学?福柯认为,现代哲学是一种实践,它与政治的关系,使其现实性受到考验;它是一种实践,在对虚幻、诱骗、欺骗、谄媚的批评中,找到其真理功能;它是一种实践,它在主体由自身转化和主体由他者转化的过程中,发现其实践的运用对象。作为外在性,哲学与构成其现实检验的政治有关;作为批判性,哲学与挑战其构成真实论说的幻象场有关;但是作为苦行,也就是作为主体自身的构成,这才是哲学的现代存在。
《施蛰存评传》
杨迎平 著
施蛰存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一百年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见证人。他是一位涉及面异常广泛、学贯中西的学者,集小说家、翻译家、编辑、学者、散文家、诗人于一身,对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施蛰存评传》充分认识和肯定了施蛰存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作者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在“评”和“传”两个环节上下功夫,夹叙夹议,将历史语境的展示与成就的研究评析相结合,塑造出真实的、鲜活的施蛰存先生。
《肖邦传》
[法] 贝尔纳·加沃蒂 著
张雪 译
这是一本令人惊叹的人物传记,全书分为波兰和法国两部分,讲述了肖邦复杂、浪漫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并精选14首大师弹奏的肖邦乐曲,直观感受肖邦作品的魅力,好看的故事+好听的音乐+专业的讲解,《肖邦传》值得拥有。
《我的老师罗兰·巴特》
[法]尚塔尔·托玛 著
江灏 赖亭卉 译
本书作者尚塔尔·托玛是法国文坛名家、著名思想史家、“费米娜文学奖”得主,文笔细腻优雅,尤其擅长出入历史掌故之间,提炼笔下人物最生动精细的多面肖像。她曾受教于当代著名思想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罗兰·巴特。这本书写大师的致敬作品,以近乎零距离的直击视角,原音原地重现罗兰·巴特生活的时空场景,为1970年代人才辈出、灵光四射的巴黎知识界,写下深刻、迷人的注脚。
《曼·雷传: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黄金时代》
[法]塞尔日·桑什 著
唐解 译
曼·雷,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达达主义奠基人,超现实主义者,全方位的艺术天才,从事摄影、绘画、雕塑、电影、版画和诗歌创作。本书详细介绍了曼·雷与杜尚、毕加索、布勒东、艾吕雅等艺术家之间动人的交往,以及他与其女神吉吉和李·米勒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一位艺术家如何努力地维护他的创作自由,有时要反对所处时代的主流观点,保持特立独行。这本艺术家的传记将带领读者踏上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到波普艺术的20世纪主流艺术史的旅程。
《弗洛伊德:幻象的制造》
[美]弗雷德里克·克鲁斯 著
赖小婵 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科学声誉一直在加速下滑。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认为他的一些研究是具有前瞻性和永久价值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克鲁斯对有关精神分析学的开端和迄今尚未公开的档案,特别是弗洛伊德与未婚妻玛尔塔的通信,进行了严格而又非常透彻的分析与综合。作者收集了大量的证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新弗洛伊德:他自己患有抑郁症,他在治疗病人时曾犯下重大失误,他实际上从未治愈过任何人,他将可卡因宣传为能够治愈各种疾病的神奇药物,他通过伪造病历和背叛帮助他发迹的导师来增进自己的事业……本书将成为批判性传记写作和研究的标杆,终结一位20世纪最重要的、最富有争议的人物的神话。
《青年路德:一项精神分析与历史的研究》
[美]埃里克·埃里克森 著
舒跃育 等译
这是一部既有学术深度,又充满细腻情感的作品。作者以自己开创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重新书写16世纪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刻画出一个承担着个人的、家庭的、宗教的、历史的重担,苦恼于“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濒于崩溃的迷惘青年,如何一步步在化解心理危机的同时迈向世人眼中的伟大。
期刊中心
《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
《施蛰存译文全集》编委会 编
施蛰存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翻译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和金石碑版研究家。用他自己的生动比喻,就是他的一生开了四扇窗。文学翻译是施蛰存先生所开四窗中的西窗。他一生看重文学翻译,而他自己从踏上新文学创作之路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文学翻译。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他是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施蛰存译文全集·小说卷》汇集了施蛰存自20世纪20年代起陆续翻译发表的域外小说近60种,共12册,总字数400余万,是对其小说翻译成果的首次全面而系统的集中展示。
《读懂中国画:画家眼中的五十幅传世名作》
邵仄炯 著
读懂线条中的历史,读懂笔墨里的深情。本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的五十幅绘画珍品,分章逐幅精讲,由此串联起一部跨越数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史。入选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境界,对后世影响深远。全书按时代分为东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个专辑,从“美的觉醒”出发,历经盛世的色彩、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审美的黄金时代、文人画的崛起、世俗意趣的引入,直至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清代阶段,时间跨度大,艺术风格多样。述及的画家包括顾恺之、孙位、顾闳中、董源、巨然、苏轼、宋徽宗、张择端、赵孟頫、王希孟、董其昌、朱耷、郎世宁等,可谓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全明星阵容”。
《梧桐四季又一年》
吕明方 著
这是一本关于2019年和2020年的,不平凡的私人笔记。源于作者对所遇的人、事、物,尤其是阅读的思考或感悟。由于“每周一文”的习惯,使作者忠实而又必然地记录了2019年底自新冠肺炎疫情渐起、爆发直至今日的过程,透过作者的笔端,我们窥见了这一对全人类来说百年未遇的重大事件对我们前所未有的影响。通过细腻的笔触,让我们体会到关于人生的诸多感悟,这也是为这个特殊的时期留存下的一份珍贵历史记录。
《未来无限:一位大学校长的思索》
钱旭红 著
本书汇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2012年至2021年间的演讲、对话、致辞等,按照内容侧重,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量子思维与人文精神”,集中了作者在科学与人文领域的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出作者文理兼通、中西互融的思维方式。下编为“教育的核心”,收录了作者有关教育和大学发展问题的访谈,包括在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历年开学典礼与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书中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探索,对于思维改变人生的洞见,既富有现实意义,又极具启示价值。
《文品与人品:一个总编辑的读人笔记》
江曾培 著
本书是出版家江曾培先生具个人回忆录性质的散文集,收入五十余篇怀人叙事的散文,记叙其在半个世纪的出版生涯中与诸多文坛名家的工作交往和友谊。全书共分三辑,分别是“前辈:作文为人尽光辉”、“友人:用生命书写生命”、“书中人:阅读与行路”。所记人物包括巴金、王元化、柯灵、赵家璧、徐中玉、陈荒煤、徐迟、金庸、丁景唐、陆文夫等,字里行间饱含智慧与深情。通过这些文字,读者不仅能够体会到一个有眼界、有担当的出版人所具备的文化品格,也可从侧面了解中国文坛以及出版界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的积淀与传承。
《四轮物语——汽车冷历史通关指南》
上海汽车博物馆 编著
本书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读者了解汽车历史与文化,携多重视角,为读者呈现百余年汽车历史的高光时刻,讲述汽车背后的重磅传奇。本书共分7个板块,49个小故事,主要从汽车的发展历史、技术的演变、著名车型、著名车手等几个方面,讲述了汽车及汽车运动发展史上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瞬间。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